2025-07-18

生活圈〔中彰投雲〕宜居生活系列

 

中彰投雲宜居生活

中彰投雲(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各有其獨特的宜居優勢與考量點,選擇哪裡最適合居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生活需求和偏好。以下就幾個面向來比較:

台中市

優點

交通便利: 位於台灣中部,是南北往來的交通樞紐,擁有高鐵、台鐵、捷運(部分通車),道路規劃也相對完善,特別是74快速道路串聯市區與周邊區域。

生活機能完善: 作為直轄市,擁有豐富的百貨公司、購物商圈、美食選擇、醫療院所(如榮總、中國醫、中山醫等大型醫院)和教育資源。

氣候宜人: 相較北部較少下雨,晴朗天氣居多,且較少受到颱風直接影響。

文化藝術活動多元: 擁有許多藝文場館、博物館、表演空間,活動豐富。

就業機會相對多: 工商業發展蓬勃,就業機會相對多元。

缺點

房價較高: 近年來人口移入,房價持續上漲,尤其市中心區域購屋成本較高。

人口密集與交通擁堵: 市中心人口密度高,上下班尖峰時段交通容易擁堵,停車位難尋。

空氣品質: 冬季可能會有空氣污染問題(空污)。

綠地空間相對較少: 市區開發密集,大型綠地公園相對較少。

彰化縣

優點

地理位置優越: 緊鄰台中,可共享台中的部分資源,同時北上南下都便捷。

物價與房價較親民: 相較台中,生活成本和房價都相對較低,對於預算有限者是個吸引力。

農業大縣: 農產豐富,可以享用到新鮮的在地食材。

人文歷史濃厚: 擁有許多古蹟和傳統產業,文化底蘊深厚。

交通路網尚可: 國道、省道貫穿,交通尚稱便利。

缺點

娛樂和文化設施較少: 相較台中,大型娛樂場所和藝文活動較少,生活娛樂選擇相對有限。

大眾運輸較不發達: 公共交通主要依賴客運,便捷性不如大都市。

就業機會相對單一: 主要以農業和傳統產業為主,高科技或新興產業的就業機會較少。

部分區域空污問題: 鄰近工業區的區域可能會有空氣品質的疑慮。

南投縣

優點

自然環境優美: 擁有日月潭、清境農場、合歡山等知名觀光景點,山林環繞,空氣清新,適合喜歡親近大自然的人。

生活步調悠閒: 相較都市,生活節奏較慢,適合追求寧靜生活者。

物價與房價低廉: 是中彰投雲中物價和房價相對較低的區域。

茶葉產區: 盛產茶葉,可品嚐到優質好茶。

缺點

交通相對不便: 地處內陸,沒有高鐵或台鐵幹線,公共交通主要依賴客運,較仰賴私人交通工具。

醫療與教育資源較少: 大型醫院和高等教育機構數量相對有限。

就業機會少: 產業以觀光和農業為主,就業選擇較少。

觀光人潮影響: 假日或旅遊旺季時,部分觀光景點會人潮擁擠,影響在地居民生活品質。

自然災害風險: 山區地形,需留意土石流、地震等自然災害。

雲林縣

優點

物價與房價極低: 是四縣市中物價和房價最低的區域,生活負擔輕。

純樸鄉村生活: 充滿濃厚的鄉村氣息,人情味濃厚,適合喜歡慢活步調的人。

農業重鎮: 農產豐富,可享用在地新鮮農產品。

長照資源發展: 近年來積極推動長照服務,對於銀髮族群可能有所助益。

缺點

交通相對不便: 鐵路幹線班次較少,對外交通主要仰賴客運或自駕。

醫療與教育資源不足: 大型醫療院所和高等教育機構較少。

就業機會有限: 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缺乏多元的就業機會,年輕人口外流較嚴重。

娛樂和文化設施匱乏: 生活娛樂選項較少。

空氣品質: 部分地區可能受工業區影響有空污問題。

總結比較

生活機能與便利性: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生活成本與房價: 雲林 ≈ 南投 < 彰化 << 台中

自然環境與空氣品質: 南投 >> 雲林 > 彰化 > 台中(市區)

交通便捷性: 台中 >> 彰化 > 雲林 ≈ 南投

就業機會: 台中 >> 彰化 > 雲林 ≈ 南投

選擇建議:

如果您追求都市的便利、多元的娛樂與就業機會,且預算充足,台中會是首選。

如果您希望兼顧交通便利性、較低的物價房價,同時又不太遠離都市機能,彰化是個不錯的折衷方案。

如果您嚮往清新的空氣、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悠閒的生活步調,且不介意生活機能相對不便,南投會是理想選擇。

如果您預算極為有限,追求極致的慢活鄉村生活,且不介意較少的都市機能,雲林則可以考慮。

最終的選擇還是要回歸您個人的生活重點和優先順序。您會比較偏好哪種生活模式呢?


臺中市。宜居生活 01 鼓勵宜居建築

臺中市。宜居生活 02 



彰化縣宜居生活


南投縣宜居生活


雲林縣宜居生活


2025-07-15

生活圈〔中彰投雲〕地方新聞彙集

 

〔中彰投雲〕地方新聞


臺中市。地方新聞


彰化縣。地方新聞

TWOUTLINE 3彰化人彰化事



南投縣。地方新聞


雲林縣。地方新聞



生活圈〔中彰投雲〕文化基地能量

  

推動臺灣百大文化基地     行政院-重要政策


六大區域主題

分別為北北基宜「淡蘭新都」、桃竹竹苗「浪漫智城」、中彰投雲「濁水沃土」、嘉嘉南高屏「南國創域」、花東「黑潮原鄉」及連金澎「鯤洋跳島」,期待透過文化路徑、河流等串連臺灣各地不同的地理、生態,未來將以基地為中心,進一步串連當地社區組織、藝文資源、各級學校等,擴增文化基地量能及豐富多元體驗。


中彰投雲「濁水沃土」

這個區域,聚焦在彰化、南投、雲林一帶,名稱「濁水沃土」點出了該地區最核心的地理與文化特色——濁水溪沖積而成的肥沃土地。

這片土地長期以來孕育了豐富的農業文化、常民生活與歷史記憶,因此在「百大文化基地」計畫中,這個區域的潛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豐富的農業與常民文化底蘊

濁水溪流域是台灣重要的農業區,擁有獨特的農村景觀、農產品特色(如濁水米、花生等)以及與之相關的農事節慶、生活習俗。這些都是極具魅力的文化資產,可以透過文化基地的經營,轉化為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吸引遊客深入了解台灣的農村生活。


2. 歷史聚落與傳統產業的活化

中彰投雲地區有許多歷史悠久的聚落,例如彰化的鹿港、南投的竹山等,這些地方保存著大量的傳統建築、老街巷弄,以及過去的傳統產業(如製香、製傘、竹編等)。「濁水沃土」的文化基地可以扮演活化這些歷史資產的角色,透過文化導覽、傳統技藝體驗、文創商品開發等方式,讓老屋、老街和傳統產業重新煥發生命力。例如,鹿港大街創生基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透過老屋修復與文化體驗,吸引人們走進歷史街區。


3. 自然地景與生態教育的結合

濁水溪不僅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塑造了獨特的河川生態系統和自然地景。文化基地可以將這些自然元素融入文化推廣中,例如發展生態旅遊、濕地導覽,或是結合在地食材的農村體驗,讓遊客在體驗文化的同時,也能感受這片土地的自然之美和生態智慧。


4. 青年返鄉與地方創生的動能

「百大文化基地」的目標之一就是鼓勵青年返鄉,透過文化的力量推動地方創生。在「濁水沃土」區域,許多基地正積極提供平台,讓有志於家鄉發展的年輕人能夠發揮創意,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經營理念結合,為地方帶來新的活力。這不僅能創造就業機會,也能為地方注入新的文化思維。


5. 跨域合作與資源整合

濁水溪流域涵蓋了多個縣市,這為跨縣市、跨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文化基地可以作為平台,串聯在地社區、學校、產業、政府部門等多元資源,共同開發文化產品、舉辦大型活動,形成更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整個區域的文化能見度。

總而言之,中彰投雲「濁水沃土」的文化基地潛力無限,它不僅能夠傳承並活化在地的歷史文化,更能透過創新的經營模式,為這片肥沃的土地注入新的生命力,實現「日日都是文化日、人人都是文化人」的願景。



生活圈〔中彰投雲〕公共建設概覽

 

中彰投雲〕公共建設


臺中市。公共建設


彰化縣公共建設


南投縣公共建設


雲林縣公共建設

2025-07-09

彰化人彰化事

 

彰化人彰化事新聞      https://www.changhuanews.com/

彰化人彰化事提供中彰投地區在地大小事即時新聞報導,紀錄這塊土地發生的人事物,不論民生生活、文化教育、運動休閒、健康保健、旅遊觀光、公益社福、政治話題 、警政議題、數位科技、重大事件,多元豐富新聞內容、最夯話題,滿足行動世代的需求,歡迎立即加入彰化人彰化事新聞,訂閱粉絲團、YouTube頻道,帶您掌握中彰投最新脈動。


互傳媒 | Facebook




2025-06-26

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

 

透過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 打造全球精密智慧製造核心基地〔院會議案〕

卓揆:三大策略打造中彰雲投成為領先全球精密智慧新重鎮 落實「均衡臺灣」理念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6)日在行政院會聽取經濟部「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報告後表示,本方案是為落實賴清德總統「均衡臺灣」治國理念,從國家整體觀點,推動產業發展與公共建設均衡布局,融入區域治理思維。

政府規劃透過「核心產業雙軸大轉型」、「現有核心再造新核心」及「運用法人驅動產業創新」三大策略,以不同層次的策略,除進一步提升精密機械、半導體、光通訊等產業優勢,也將完善產業發展所需的生活機能,讓國內外人才匯聚,塑造中彰雲投成為全球領先的精密智慧新重鎮。

卓院長強調,為加速推動本方案,請經濟部會同相關權責單位緊密合作,積極落實辦理,並定期追蹤管考各推動計畫,掌握執行成效。由於其中相當比重的部分計畫內容也涉及地方政府權責,後續請經濟部與各部會皆能建立溝通平臺,持續加強溝通與協調,強化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合作。

卓院長也感謝國家發展委員會與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在規劃過程中所投入的心血,替未來六大產業生活圈的治理帶來新面貌,希望臺灣在邁向下一個階段,除了高科技的產業發展之外,也能為「均衡臺灣」此重要事項,展開一連串新的努力。

報二 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_經濟部 新聞稿PDF

行政院通過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 塑造全球領先的智慧製造中心 

為落實賴總統均衡臺灣理念,行政院推動六大區域發展計畫,提升中部地區產業競爭力,今(26)日行政院院會通過經濟部所提「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透過結合在地產業特色與資源,以及公共建設均衡佈局,未來中部地區將延續在地發展動能,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製造中心。

本方案依據在地產業特性規劃發展方向,在臺中打造精密機械與智慧製造中心、彰化為金屬製品與車輛零組件產業聚落、 南投農業朝智慧化與精緻化發展、雲林則深化智慧養殖價值鏈等,並將透過「核心產業雙軸大轉型」、「現有核心再造新核心」及 「運用法人驅動產業創新」等三大推動策略,將精密機械、金屬製品、車輛零組件等核心產業進行數位與低碳的雙軸轉型,另新增光學、半導體、智慧農業及無人機產業等成為中部之新核心產業,提升其附加價值,同時透過法人能量加速產業研發與強化試製能力,驅動產業創新。 

除上述推動策略來促進產業發展外,本方案亦結合各部會資源,納入生活面攸關民生的基礎建設,完善水電供給、交通及旅宿、居住社宅、醫療資源、文化設施、教育托兒、生活購物、淨零及廢棄物處理、人才培育等,完善生活機能與產業環境,以助地區均衡發展。 

本方案通過後,各部會將據以推動執行各項措施,並與中、 彰、雲、投等地方政府攜手,對準地方的需求,發展在地產業, 以及增加就業機會,以加速促進中部地區繁榮發展。

報二 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_經濟部 懶人包
PDF






國發會審議通過「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加速培育新核心產業,翻轉中部新未來

國發會今(15)日召開第129次委員會議,審議通過行政院交議,經濟部陳報「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一案,審議意見將陳報行政院核定。政府將透過「核心產業雙軸大轉型」、「現有核心再造新核心」及「國家精密智慧中心」等三大策略,加速培育中部新核心產業,並透過十大生活配套措施加強基礎建設,藉由產業與生活品質同步升級,打造中部新未來!

國發會指出,過去中部地區發展規劃多以台中市為核心思維,但本方案經濟部整合跨部會資源,未來亦將同時提升彰化、南投、雲林之競爭優勢,以平衡城鄉發展,朝多核心、多元發展的架構進行規劃。

中部地區為我國精密機械等傳統製造業的核心聚落外,更是我國西部科技走廊的重要樞紐,本方案將強化精密機械產業外等產業優勢,為中部創造高薪就業機會。同時將推動農業智慧化,協助產業轉型再升級,引領中部區域產業朝向光通訊、光產業、綠色產業、智慧農業等多元發展。

此外,政府亦積極推動十大生活配套措施與基礎建設,完善中部生活機能。包括供水、供電、居住社宅、教育、醫療、文化、交通旅宿、生活購物、淨零廢棄物、人才人力培育等,全方位提升地方生活品質 。

國發會強調,「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為上位指導方案,後續經濟部將攜手中彰投雲地方政府,共同提升中部區域發展,透過產業升級再造與提升生活品質,逐步達成均衡台灣的政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