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彰投雲(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區域
在推動共融友善無障礙環境方面,近年來持續有各項成果展現,主要著重在公共空間改善、共融公園建置、高齡友善措施以及政策推動與法規遵循等方面。
主要成果概述
1. 公共空間與設施的無障礙改善
中彰投雲各縣市積極推動公共建築物無障礙設施的改善。這包括政府機關、圖書館、文化場館、醫療院所及交通場站等。例如:
台中市:推動「無礙好所」品牌評選活動,鼓勵民間單位改善無障礙環境,並結合建築法規要求新建、增建建築物設置無障礙設施,逐步提升整體城市的無障礙水平。
彰化縣:在內政部國土管理署「111及112年都市公園無障礙環境督導計畫」中獲得城鎮型「優等」佳績,顯示其在公園無障礙設施設備的安全性與服務品質上有所提升。
雲林縣:設有「公共設施無障礙專區」,提供相關法規、勘檢資訊及無障礙餐廳合格名單等,推動建築物無障礙設施及設備的巡查與改善。
2. 共融公園的廣泛建置
「共融公園」是近年來各縣市積極發展的重點,旨在打造讓所有年齡層及不同能力的人都能共同遊憩的空間。
台中市:推動「台中美樂地計畫」,打造「無障礙、全齡、共融」友善公園。其中,太平區馬卡龍公園設有友善無障礙步道,並在大草坪周邊設置體健設施與座椅,提供高齡使用者不同型態的肢體活動。南屯區黎新公園也改善了不利使用的設施,設置體健設施、兒童遊戲場及共融式遊具。台中市建設局也因此榮獲「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的「綠色城市獎」及「無礙獎」。
彰化縣:近年來重新規劃設計多座公園,結合地方特色,打造出具備共融遊具的兒童遊戲場,例如彰化市兒童公園、溪湖中央公園、員林百果山溜滑梯、員林兔馬鹿公園、八卦山親子探索區和伸港嬉濱海豚公園等。許多公園增設了無障礙步道、適合輪椅使用的遊具、感官體驗設施,以及遮陽棚、休憩座椅等貼心設施,提升友善度。
3. 高齡友善與社會福利措施
面對高齡化社會趨勢,中彰投雲也積極推動高齡友善環境與相關福利措施:
交通優惠:身心障礙者及必要陪伴者搭乘國內大眾運輸工具(如公車、客運、火車、捷運、高鐵等)享半價優待,部分縣市的愛心卡、博愛卡亦提供搭乘優惠或部分無障礙計程車費用補貼。
稅務減免: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符合條件可申請車輛免徵使用牌照稅。
門票優惠:憑身心障礙證明可免費或半價優惠進入公營或公設民營風景區、康樂場所或文教設施。
職場友善:例如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成立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提供平價學習環境,營造友善育兒職場。
4. 政策推動與永續發展
各縣市也將無障礙與友善環境的理念納入更廣泛的政策中:
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台中、彰化、南投、雲林等縣市共同簽署「中台灣區域治理合作宣言」,雖然主要關注空污、經濟等議題,但區域合作也有助於資源共享與經驗交流,間接促進友善環境的整體發展。
有機農業與友善環境耕作:中彰雲投區域推廣有機農業及友善環境耕作,鼓勵農友不使用合成化學物質,運用保育與生態平衡管理,生產安全農產品,降低對環境的衝擊,這也是廣義上「友善環境」的一環。
未來展望與挑戰
儘管中彰投雲在共融友善無障礙環境方面取得不少進展,但仍面臨一些挑戰,例如:
既有老舊建築的改善:許多老舊建築的無障礙改造仍需投入更多資源與時間。
法規的落實與稽核:如何確保所有新舊建築都確實符合無障礙規範,並有完善的監督機制。
民眾意識的提升:持續推廣無障礙與通用設計理念,讓社會大眾更加理解並支持友善環境的建置。
資源整合:將散落在不同政府部門的無障礙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提供更全面、便捷的服務。
總體而言,中彰投雲地區正朝著打造更具包容性、更友善的無障礙環境邁進,透過持續的政策推動、基礎建設改善以及社會意識提升,未來將能為所有居民提供更便利、舒適的生活空間。
主要成果概述
1. 公共空間與設施的無障礙改善
中彰投雲各縣市積極推動公共建築物無障礙設施的改善。這包括政府機關、圖書館、文化場館、醫療院所及交通場站等。例如:
台中市:推動「無礙好所」品牌評選活動,鼓勵民間單位改善無障礙環境,並結合建築法規要求新建、增建建築物設置無障礙設施,逐步提升整體城市的無障礙水平。
彰化縣:在內政部國土管理署「111及112年都市公園無障礙環境督導計畫」中獲得城鎮型「優等」佳績,顯示其在公園無障礙設施設備的安全性與服務品質上有所提升。
雲林縣:設有「公共設施無障礙專區」,提供相關法規、勘檢資訊及無障礙餐廳合格名單等,推動建築物無障礙設施及設備的巡查與改善。
2. 共融公園的廣泛建置
「共融公園」是近年來各縣市積極發展的重點,旨在打造讓所有年齡層及不同能力的人都能共同遊憩的空間。
台中市:推動「台中美樂地計畫」,打造「無障礙、全齡、共融」友善公園。其中,太平區馬卡龍公園設有友善無障礙步道,並在大草坪周邊設置體健設施與座椅,提供高齡使用者不同型態的肢體活動。南屯區黎新公園也改善了不利使用的設施,設置體健設施、兒童遊戲場及共融式遊具。台中市建設局也因此榮獲「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的「綠色城市獎」及「無礙獎」。
彰化縣:近年來重新規劃設計多座公園,結合地方特色,打造出具備共融遊具的兒童遊戲場,例如彰化市兒童公園、溪湖中央公園、員林百果山溜滑梯、員林兔馬鹿公園、八卦山親子探索區和伸港嬉濱海豚公園等。許多公園增設了無障礙步道、適合輪椅使用的遊具、感官體驗設施,以及遮陽棚、休憩座椅等貼心設施,提升友善度。
3. 高齡友善與社會福利措施
面對高齡化社會趨勢,中彰投雲也積極推動高齡友善環境與相關福利措施:
交通優惠:身心障礙者及必要陪伴者搭乘國內大眾運輸工具(如公車、客運、火車、捷運、高鐵等)享半價優待,部分縣市的愛心卡、博愛卡亦提供搭乘優惠或部分無障礙計程車費用補貼。
稅務減免: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符合條件可申請車輛免徵使用牌照稅。
門票優惠:憑身心障礙證明可免費或半價優惠進入公營或公設民營風景區、康樂場所或文教設施。
職場友善:例如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成立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提供平價學習環境,營造友善育兒職場。
4. 政策推動與永續發展
各縣市也將無障礙與友善環境的理念納入更廣泛的政策中:
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台中、彰化、南投、雲林等縣市共同簽署「中台灣區域治理合作宣言」,雖然主要關注空污、經濟等議題,但區域合作也有助於資源共享與經驗交流,間接促進友善環境的整體發展。
有機農業與友善環境耕作:中彰雲投區域推廣有機農業及友善環境耕作,鼓勵農友不使用合成化學物質,運用保育與生態平衡管理,生產安全農產品,降低對環境的衝擊,這也是廣義上「友善環境」的一環。
未來展望與挑戰
儘管中彰投雲在共融友善無障礙環境方面取得不少進展,但仍面臨一些挑戰,例如:
既有老舊建築的改善:許多老舊建築的無障礙改造仍需投入更多資源與時間。
法規的落實與稽核:如何確保所有新舊建築都確實符合無障礙規範,並有完善的監督機制。
民眾意識的提升:持續推廣無障礙與通用設計理念,讓社會大眾更加理解並支持友善環境的建置。
資源整合:將散落在不同政府部門的無障礙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提供更全面、便捷的服務。
總體而言,中彰投雲地區正朝著打造更具包容性、更友善的無障礙環境邁進,透過持續的政策推動、基礎建設改善以及社會意識提升,未來將能為所有居民提供更便利、舒適的生活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